全球股市漲跌互見,也使得資金市場流向出現變動。上周國際資金對全球型新興市場、亞洲 (不含日本)、拉丁美洲及新興歐非中東股票基金全面呈現淨流入,顯見美次貸影響已漸減輕,其中新興歐非中東市場資金單周淨流入5.88億美元,為各區域之冠,也是近3個月來新高。統計今年來資金流向,歐非中東地區也是所有新興市場中,淨流出最少的地區(8700萬美元),顯見與美連動性低,已成為資金避風港。
今年來由於受到次貸打擊,新興市場基金包括全球型新興市場基金、亞洲 (不含日本)基金、拉丁美洲基金及新興歐非中東基金都呈現淨流出,整體流出金額達137.9億美元。但上周開始,新興市場基金由流出轉為流入,又以歐非中東市場淨流入金額最高,而歐非中東市場的這波資金行情可以從原物料價格推高見到端倪。
摩根富林明新興歐洲、中東及非洲基金經理人白祐夫表示,美元走貶、與預期OPEC可能調降產量目標的預期,持續推升油價突破103美元再創歷史新高。在商品市場部分,更令人矚目的是,白金、白銀等貴金屬今年以來平均已漲破40%,遠高於黃金價格在美元走貶下18%的漲幅,貴金屬這一波反彈,可望在新興市場需求、以及美元持續走貶帶動下,勢必再度走? 炕C
在這波貴金屬來勢洶洶的漲勢,最受惠的莫過於大宗產地國南非。白祐夫說,南非為全球前五大礦產國家,黃金、鑽石、白金以及煤炭等等為南非帶來了龐大的貿易順差。以白金來說,過去5年即上漲了213%,而南非即占了全球七成供應量,領導廠商Implats股價同期大漲五倍。也因此,南非今年以來不畏股災,逆勢上漲8%。
白祐夫分析,在這一波原物料熱潮中,產地大國將會是國際熱錢瞄準的主要對象,例如新興亞洲中的馬來西亞和印尼,還有產油、產金的歐非中東國家。
而歐非中東地區擁有全球70%石油、75%天然氣蘊藏量,而非洲國家則是白金、鑽石等貴金屬全球第一大出口地區,在需求暢勝情況下,未來價格仍持續維持高檔,因此歐非中東地區,預期會成為美國經濟成長減緩下,另一個資金追逐對象。
【2008/03/05 聯合晚報】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fami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